为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和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由蒲公英科技·教育传播团队举办的“小小科学家”于9月12日正式开始。
9月12日下午两点三十分,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蒲公英科技·教育传播团队的志愿者前往穿山中学,开展的“小小科学家”公益课第三批次第一次课,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吸管风车”,唐子棉老师上课先自我介绍,后面带领学生们将“吸管风车”结构分解并进行讲解,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吸管风车”的结构,让同学们清楚地了解各部分的原理及作用,而不是单纯来制作手工,更要懂得其中的科学道理,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并提问小朋友引发小朋友们思考,老师再对各部分结构分别进行制作的详细讲解,最后讲解如何将“吸管风车”的零件进行组装,以此来培养小朋友的工程素养与艺术涵养。老师让学生亲自动手,自己制作属于自己的刮刮转风车,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制作时有助教志愿者在一旁协助制作,便于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保证了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在各位助教志愿者的引导下,所有的同学都做出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吸管风车。同学们一起合影留念,记下这一美好的学习时刻。
在本次的“小小科学家”中,同学们通过“吸管风车”这一有趣的科学小作品,引导同学们在“做”中学,培养同学们科学思考和勤于动手的习惯,探索科学的精神。借助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得我们的科学课堂生动而有趣,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为祖国新时代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文/莫砚钊、唐子棉 摄/蒲公英成员)
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
志愿者认真上课
志愿者给同学们单独讲解
志愿者帮助同学们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