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广西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分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灵川县大学生联合会合作,派出云峰支教团队,自7月10日起,在灵川县海洋乡中心校开展为期14天的“2021年云峰暑期科普夏令营支教”活动。
海洋乡素有“银杏第一乡”的美称,即使炎热的七月不是游览银杏林的最好时节,这里的风景依然美得不像话。然而,与美丽的风景形成反差的是破旧的宿舍。没有风扇,墙皮斑驳,床铺窄且矮小,床与床之间需侧身才能通过,由于水压不够,热水无法供应所有宿舍,即使是有热水的宿舍水温也仅仅算得上是不冷,甚至许多宿舍的灯都坏了却没人修。然而这里的老师却告诉云峰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海洋乡中心校已经是这附近最好的学校了,这些宿舍就是为那些从更偏远的地方出来求学的孩子准备的。
学生宿舍角落
云峰支教团队于2015年10月正式成立,秉承“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宗旨,结合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自身的科技创新优势以及教师培训力量,以提升广西乡村基础科学教育水平、实现创新教学为己任。云峰支教团队现有志愿者16人,指导老师一人,此次灵川公益之旅,云峰支教团队自5月份开始筹备,期间完成了志愿者招募、主题策划、课程审核等工作,力求给海洋乡的孩子们带来一个充实、有趣的夏令营。
志愿者们用三天时间完成招生、教具准备、课程安排等事项,于7月13日正式上课。此次暑期科普夏令营活动在海洋乡受到热烈欢迎,孩子们踊跃报名。为确保学生安全以及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云峰支教团队将学生按照年级分为大中小三个班,每个班又分成五个小组,每天上下学必须由班主任进行点名,并将防溺水安全教育课进行创新,以抢答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印象。
除此之外,结合物理学院的专业特色,以及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云峰科普夏令营以实验课作为特色课程,选取简单、安全、有趣的物理小实验,以科普为主,拓展相关知识,“玩”转科学,让孩子们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共赢,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最后由志愿者进行原理阐述并联系生活实例,加深孩子们对原理的理解,启迪孩子们留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除了物理实验课,云峰支教团队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手工课、国学课、科普课等课程,并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扩展孩子们的知识视野。
物理实验课上孩子们互动
除了把科学知识带入乡村,让科普课堂惠及乡村孩子,云峰支教团队此行还有一个目的——给农村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从村委那里了解村里孩子的大致情况后,云峰支教团队在原有的报名人数上进行了扩招,给留守儿童留出一张书桌。不仅如此,在课上课后,志愿者都细心留意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纪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为需要的孩子提供心理疏导。
也正是这份细致,一个特殊的孩子进入了云峰支教团队的视线。小成(化名)今年12岁,但是由于家庭变故多次留级,如今在读四年级。志愿者从村委那里了解到,小成是一个孤儿,父母离异后跟着爷爷奶奶住,平时没什么人管他。志愿者们注意到他也正是因为他中午连午饭都不吃,一直留在学校不肯回家。在与小成谈心后,志愿者们每天吃午饭都会带上小成,并专门对小成进行了家访。在支教结束后离开海洋乡之前,志愿者们给小成留下了联系方式。
志愿者与学生谈心
在为期两周的支教生活中,云峰支教团队的到来给乡村科学教育画上了绚丽的一笔,给了海洋乡的孩子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但是仅仅一个云峰支教团队还不够,一个暑假也还不够,期待更多的青年人能够加入公益队伍,关注乡村科学教育,给乡村孩子一个肩膀,看看外面的世界。
志愿者与学生们合照
(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文/李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