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公益与志愿者的意义,2017年11月4日,物理学院在实验楼阶梯教室举办“大学生公益素质教育”主题“道德讲堂”。本次讲堂邀请了法管学院教师、广西厚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何乃柱博士作为主讲嘉宾。学院分团委书记、学院各公益组织负责人及70多名热爱公益的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从一首《明天会更好》开始。随后,各公益协会代表上台朗诵《我们是青年志愿者》,同学们共同观看何乃柱老师的事迹短片,了解老师14年的公益之路。
会上,何乃柱老师分享了自己从本科到博士,从学生到教师期间,一步步从初生牛犊成长到能独当一面的心路历程。在谈到大学生应该做什么时,老师说,大学生与高中生的最大区别在于第二课堂,大学生需要学会去试着接触社会,去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随后,同学们踊跃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到“为什么要做公益”以及“如何做公益”的问题,老师回答说:“做公益不一定用金钱就行,更需要的是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无论何时做好自己,心怀感恩,生命触动,匹夫之责,专业情怀,利己利人。”
同学们都表示感触颇深,一位科学教育专业的同学说:“这次讲座让我明白:公益,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我们所有人都为他人、为社会做了一点点。”
本次“道德讲堂”为同学们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更多人能够认识公益、了解公益、喜欢公益。志愿者们表示,将会不断努力学习公益文化和公益知识,将奉献于人信念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做一个以善为灯的公益人。
何乃柱老师分享志愿者经历
各公益协会代表朗诵
何乃柱老师与志愿者合影
青年志愿协会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分会新媒体中心 文/郑颖 摄/万梦婷 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