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蒲公英科技·教育传播团队前往桂林榕湖图书馆开展主题为“灯火阑珊”的志愿科普教育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当地20余名学龄儿童普及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爱。
活动当天,团队成员首先以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思考古今照明方式的演变。从远古时代的火把、煤油灯、灯笼,到现代的电灯、LED照明,这一生动的时间轴展示让孩子们清晰地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主讲成员巧妙地引入了一个趣味科普小实验——“旋转的纸蛇”。通过点燃蜡烛产生的热气流带动纸蛇旋转的奇妙现象,小朋友们直观地理解了热对流原理,为后续走马灯制作环节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团队成员采用多媒体课件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构了走马灯这一传统工艺品的科学原理。通过详细的分析,小朋友们了解到走马灯的旋转是空气热胀冷缩的结果。
活动过程中,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与各位家长携手合作,按照标准流程制作专属的走马灯。从裁剪灯罩卡纸、绘制个性化图案,到组装叶轮支架、调试旋转平衡,每一步都考验着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志愿者们耐心地为每位小朋友答疑解惑,确保每位小朋友都能顺利完成作品。当一盏盏色彩斑斓的走马灯在烛光映照下缓缓旋转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现场响起阵阵欢呼声。
此次活动,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既能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又能帮助他们理解基础物理原理。未来,蒲公英科技·教育传播团队将持续开展类似活动,不断创新志愿科普教育活动内容及形式,致力于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贡献一份力量。
(文/甘 欣 伍楚钰 图/蒲公英团队 审核/曹 庆 邓惠月)
主讲老师讲解走马灯的原理
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
小朋友们制作走马灯
合影